皮膚之黴菌感染(癬)  
     
  一般所謂的癬是指黴菌感染,像是足癬、手癬、頭癬、股癬、體癬等,但是有些病名雖為癬但卻不是癬,例如:「牛皮癬」、「平苔蘚」等,這兩種皮膚問題用治癬的藥是不會好的。 上一頁
  體癬及股癬,患處呈環狀脫屑之紅斑邊緣凸起。由一種黴菌感染而成。  
       
     
     
  如何預防黴菌感染?  
  黴菌喜愛濕熱的環境,所以趾間、股間及腋下等處,宜保持乾燥;儘量穿著純綿之襪子及涼鞋,因為尼龍襪及包鞋會使足部潮濕;保持健康之飲食及適當之運動,營養不平衡及疲倦會使身體之抵抗力減弱而更容易感染黴菌。  
     
  如何治療黴菌感染?  
  一、使用專門治療黴菌感染之藥膏,一回2-3次,最少三星期。  
  二、當病灶完全好了,還不可立即停止治療,必須經皮膚科醫師診斷後才可停止使用藥膏。白色汗斑治療後,顏色恢復較慢,可遵照醫師指示耐心等待。  
  三、必需經皮膚科醫師診治,如有需要,醫師會給予口服抗黴菌藥治療。  
  四、汗斑之預防及治癒均可使用洗劑,每晚洗澡後,以洗劑塗抹上半身,並停留15分鐘後清水沖洗,必須連續使用2-4星期。  
     
 

銀屑病(牛皮癬)

 
 

一) 甚麼是牛皮癬?

 
  牛皮癬之成因不詳, 可能是由於身體內之自身免疫系統出現問題, 引致皮膚細胞失控, 不斷地增生、加厚及剝落, 遂又名銀屑病, 通常起病於青春期之後。雖然目前仍未有根治性藥物, 但只要參照醫護人員的意見及按時使用由處方之藥物, 病情一般而言仍可控制的。  
 

二) 牛皮癬之常見徵狀

 
  - 患者皮膚上出現紅色斑疹(可能包括性器官)
- 手掌、腳掌之皮膚加厚及爆裂
- 頭皮加厚或發炎
- 指甲出現小凹點、變厚及變形
- 關節(尤其是小關節, 如指節)可能會受影響引致紅腫甚至變形
- 嚴重時, 全身皮膚也會受到影響, 可能出現紅皮症引致全身脫皮及/或膿皰性牛皮癬
 
 

三) 常見之發病部位

 
  - 頭皮、手肘、膝蓋、胸、腹及背部等  
 

四) 患者需注意事項

 
 

- 牛皮癬並非敏感性或傳染性的皮膚病
  患者可以游泳
  衣物無須與家人分開洗滌
- 病情不會受食物影響, 因此無須戒口, 只需主意均衡飲食
- 某些藥物有可能令牛皮癬惡化, 所以切勿胡亂服藥
- 如因其他慢性疾病需要服藥, 請知會皮膚科醫生
- 由於情緒波動可能病情惡化, 所以應儘量保持心境暢快
- 適量的日光浴有助病情之進展, 但必須避免曝曬過度

 
 

五) 治療方法

 
  - 外用藥物
- 口服藥物
- 紫外光療法等
 
     
   
     
  蕁麻疹  
     
  或稱風疹, 是常見的皮膚病, 約一至二成的人一生中至少病發一次, 通常發病數週後便消失。病程持續超過六個星期者稱之為慢性蕁痲疹。  
  病徵  
  患處可以是身體任何一部位, 基本形態為風團迅速出現, 數小時後消退, 不留痕跡, 自覺十分痕癢。
 
  若發生在皮膚粘膜交界處如口唇、眼皮、生殖部位, 可出現高度腫脹, 稱為血管性水腫。此情況也可發生在體內器官引致窒息、腹痛等。  
  成因  
  風團的形成是由於一種體內的物質組胺(histamine), 大量由肥大細胞(mast cell)釋放。組胺會引致血管壁細胞與細胞之間的缺口擴大, 血清便由缺口滲到皮膚組織, 做成一團團的風塊。多種原因皆可刺激肥大細胞釋放組胺, 如藥物、食物中的化學成份或添加劑等。  
  蕁痲疹可以按病發期長短而劃分為兩種。  
 
  1. 急性蕁麻疹(acute urticaria)-指病情可於六星期內消失。大部分的成因都可以查究而避免, 常見的是食物(例如海鮮、莓、果仁、牛奶、蛋、食物的添加劑等)、藥物(如盤尼西林、風濕止痛藥、鎮定劑。但普通的成藥、中藥或維生素也可構成問題)、蟲咬或體內受感染如乙形肝炎、寄生蟲、真菌等。
  2. 慢性蕁麻疹(chronic urticaria)-指病情延續六星期以上。此類蕁麻疹(chronic urticaria)大多數是成因不明, 小部分是基於體內受感染或其他毛病如甲狀線分泌失調, 絕小部分是與食物有關。小部份患者是由一些物理因素誘發, 稱之為物理性蕁麻疹(Physical urticaria)。因素包括冷、熱、按壓、震蕩、運動、水、陽光等。最常見的是皮膚劃紋症(dermatographism), 約5%的人口受影響。患者的皮膚經搔抓後出現腫脹的條紋。由物理因素誘發的蕁麻疹是無須作其他化驗。病情可望於數月至數年後改善。
 
     
  檢驗  
  醫生會按個別情況而抽取血液、糞便或尿液化驗(較常適用於慢性蕁麻疹的情況)。醫生若對診斷有懷疑, 會建議作皮膚切片化驗。  
 

治療重點

 
 

大多數慢性蕁麻疹病患者皆無法找出發病原因, 唯有以藥物控制病情和注意以下事項:

 
 
  1. 勿再刺激皮膚, 忌熱水浴和搔抓。
  2. 避免服用酒精和風濕止痛藥。
  3. 嚴重的情況如呼吸受阻應往急症室求助。
 
 

葯物

 
 
  1. 主要防止病發的是抗組胺藥(Antihistamine)。此類藥物絕大部分都會引起睡意。切忌駕車或進行危險工作時服用。服用期間也避免喝酒和服用鎮定劑。外用藥物如清涼劑或藥性溫和的類固醇素也可能有止癢作用。
  2. 類固醇(口服或注射)和腎上腺素注射, 則主要用於致命的危急情況, 例如血管性水腫。
 
     
   
     
  汗斑  
     
  汗斑是一種依附在人體的芽孢菌所引致。早期症狀有脫皮、發紅,其後可以導致皮膚色素細胞工能失常,令部分皮膚退色;發炎的地方在炎症消退後卻產生色素沉積,好發於軀幹、腋下和頸等汗腺豐富部位。自覺的徵狀輕微。  
  治療方法: 因汗水和油脂分泌有利於真菌的增生。日常生活應注意保持皮膚乾爽,例如:運動後應趕快擦乾,應穿著通爽、勤換被汗水沾濕的衣物;水楊酸酒精每天洗澡前半至一小時塗在患處, 療程約兩星期,若復發可再使用。抗真菌洗頭水和其他外用抗真菌劑皆有效。頑固病例可用短期口服抗真菌藥。  
     
   
     
 

扁平疣

 
 

是一種皮膚受到濾過性病毒感柒之疾病,常見在臉部及手臂,淺棕色片狀隆起小丘疹,不癢不痛,具傳染性。

 
  治療:  
  可用維甲酸衍生素藥膏、冷凍治療、嚴重者可能需雷射手術清除。
 
  預防:  
  應避免與他人共用毛巾,不使用未經消毒之擦臉布擦手巾等。  
     
   
     
  灰甲  
  醫學上稱為甲癬,通常是長期感染香港腳,黴菌最後也把趾甲感染  
  治療: 視乎病情的嚴重性,可用外用或內服抗菌藥;如病情只局限於一至兩只指甲,可以用拔甲手術把病甲拔除。  
     
   
     
 

帶狀皰疹(Herpes Zoster)

 
 
  1. 俗稱生蛇, 病源與引發水痘的病毒相同。 任何人曾患過水痘皆可得此病。因為水表面上痊愈, 但病毒可留在身體某些神經細胞中, 當再度活躍時, 便沿神經線侵入皮膚, 出現皮疹。曾患水痘的人, 約兩成機會日後生蛇。但幸好, 大部分病人, 一生只發病一次。
  2. 至現今仍無法清楚瞭解, 為何水痘病毒會再活躍起來。 可能是身體的抵抗力短暫性稍微降低, 令病毒有機會再繁衍和活躍。雖然小孩也可發病, 但大部分病者皆年逾五十。疾病、創傷等因素都可引發此病。
  3. 此外, 抵抗力弱之人士如血癌、愛滋病患者, 或因其他疾病而要長期服用免疫抑制藥人士, 皆會較健康的人容易發病。
  4. 此病傳染性極低, 但避免讓未曾患水痘之人直接觸摸患處。
 
 

病徵

 
 

最先的病徵是患處灼熱, 疼痛或有針刺的感覺。之後, 出現紅斑與及在其上長出群集小水皰。皰內溶物色,清但隨後呈濃液或血狀。水皰破後變成潰瘍或結痂。 皮疹單側分佈, 數群水皰沿周圍神經線支配的皮膚節段呈帶狀分佈。較常發病的部位是前額和肋間。病程約二至三週, 但痛楚則可持續多個月。患處膚色的轉變則維時較長時間。

 
 

併發症

 
 

- 若患處侵及眼睛, 需由眼科醫生診治。
- 傷口若處理不善, 可以被細菌感染而發炎, 因而留下疤痕。
- 後遺神經痛是指患處的皮膚雖痊癒, 但神經痛卻可持續較長時間如多月或年, 此情況較常見於年老病者。

 
  治療要點  
  - 若早期發現, 可以給予抗病毒藥物。此藥可減輕日後患有後遺神經痛之可能及舒緩病情。
傷口護理:可使用稀後的灰錳氧(Potassium Permanganate solution) 或清水清潔傷口, 之後再塗上消毒或抗生素葯膏如3% chlortetracycline ointment 。
- 止痛藥如Paracetamol均可減輕傷口及神經痛。
 
     
   
     
Copyright (C) 2006, Designed by Newsbook Ltd

資訊網絡公司提供了網頁寄存服務,中國伺服器託管,電郵寄存,虛擬主機,電子商務,網頁系統開發,網上商店,主機租賃,中國域名註冊申請等網絡服務.公司是香港最佳ISP網頁儲存商,已發展成為香港五大商業互聯網供應商之一.首頁 | 關于我們 | 伺服器租用  |  伺服器託管  |  網站設計 | 域名註冊 | 電郵服務 | 增值服務 | 服務申請 | 客戶列表 | 站點地圖